71 足太陰脾經-太白
四、足太陰脾經:
2、太白:
【出處】:
出自《靈樞.本輸》: “注于太白。”
【取穴】:
在足內側,當足大趾本節內側,第一足蹠趾關節後下方,
赤白肉際凹陷處。正坐垂足,在第1 蹠骨小頭後下方1寸處。
1)功效:
《台灣WiKi》《醫砭–經穴庫》:扶脾土,和中焦,調氣機,助運化。
《A+醫學百科》:本穴能補充脾經經氣,為脾經原穴。生發肺性陽氣。
《中醫閱讀網》:生發肺行陽氣。
2)主治:
《A+醫學百科》:
胃痛,腹脹,吐瀉,痢疾等,腸鳴,瀉泄,便秘,痔漏,腳氣,體重節痛。
古代記述:
熱病先頭痛,滿悶不得臥,腹滿,兩頷痛,食不化,胸肋脹,腸明切痛,
胃心痛,嘔吐,霍亂逆冷,大便難,泄瀉膿血,痔漏,鼓脹,要痛不可俯仰,
身重骨酸,腳氣紅腫。
現代:糖尿病。
《醫砭-經穴庫》:
古典:
熱病先頭顏痛,滿悶不得臥,腹滿,兩頷痛,食不化,胸肋脹,
腸鳴切痛,胃心痛,嘔吐,霍亂逆冷,大便難,泄瀉膿血,
痔漏,鼓脹,腰痛不可俯仰,身重骨酸,腳氣紅腫。
現代:糖尿病。
配穴:
腹脹食不化,鼓脹腹中氣大滿:太白配公孫。
腸鳴:太白,配公孫,大腸俞,三焦俞。
腸癰痛:太白,陷谷,大腸俞。
腹脹:太白,腹復溜,足三里。
《台灣Wiki》:
腹脹,胃痛,嘔吐,呃逆,腸鳴,泄瀉,痢疾,便秘,腳氣,痔漏。
古代記述:
熱病先頭顏痛,滿悶不得臥,腹滿,兩頷痛,食不化,胸肋脹,
腸鳴切痛,胃心痛,嘔吐,霍亂逆冷,大便難,泄瀉膿血,痔漏,
鼓脹,腰痛不可俯仰,身重骨酸,腳氣紅腫。
《中醫閱讀網》:腸鳴,腹脹,腹瀉,胃痛,便秘,體重節痛。
3)臨床應用:
《台灣WiKi》:
腹脹食不化:太白,公孫。
腸鳴:太白,公孫,大腸俞,三焦俞。
腸癰痛:太白,陷谷,大腸俞。
腹脹:太白,復溜,足三里。
現代常用於治療:胃痙攣, 急慢性胃炎,消化不良,腹脹,便秘,腸炎,痔瘡,下肢麻痺或疼痛。
*消化不良:太白配足三里,公孫。
4)現代研究:
針刺太白對血糖有一定調節作用,用透天涼手法可見血糖下降,如用燒山火手法可見血糖升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