咳嗽:百啐嗽、乳嗽、胎嗽

 
咳嗽:百啐嗽、乳嗽、胎嗽
 
 
定義:
 
有聲無痰為咳,有痰無聲為嗽,有聲有痰的叫做咳嗽。
 
《幼幼集成‧咳嗽證治》指出:凡有聲無痰謂之咳,肺氣傷也;有痰無聲謂之嗽,脾濕動也;
 
有聲有痰謂之咳嗽,初傷於肺,繼動脾濕也。
 
乳兒在生後百日以內的咳嗽:「百啐嗽」亦稱「乳嗽」或「胎嗽」。
 
 
 
原因:
 
小兒咳嗽的致病原因雖多,但其發病機理則一,外感咳嗽,是病起於肺,而內傷咳嗽,則係他臟先病,
 
累及於肺所致。
 
 
一、感受外邪,肺失清肅。
 
二、痰濁內生,貯肺做咳。
 
三、素體虛弱,肺脾受損。
 
 
 
辨證論治:
 
 
一、外感咳嗽
 
證治分類:風寒咳嗽。
 
全身症狀:初起咳嗽頻作,喉癢聲重,痰白稀薄,鼻塞流涕,惡寒無汗,發熱頭痛,或全身酸痛,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舌苔薄白,脈象浮緊。
 
論治方法:散寒宣肺。
 
建議方劑:金沸草散。
 
 
二、外感咳嗽
 
證治分類:風寒兼濕。
 
全身症狀:咳嗽痰多,胸脘作悶,舌苔白膩,脈濡者,治宜,方用。
 
論治方法:疏散風寒、燥濕祛痰。
 
建議方劑:杏蘇散加厚朴、蒼朮。
 
 
三、外感咳嗽
 
證治分類:風寒挾熱。
 
全身症狀:咳嗽音啞、惡寒鼻塞、咽痛口渴、舌苔水黃而膩者。
 
論治方法:散寒宣肺、佐以清熱。
 
建議方劑:三拗湯加黃芩。
 
 
四、外感咳嗽
 
證治分類:風熱咳嗽。
 
全身症狀:咳嗽不爽,痰黃黏稠,不易咯出,口渴咽痛,鼻流濁涕,伴有發熱頭痛,惡風,微汗出,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舌苔薄黃、質紅,脈象浮數。
 
論治方法:疏風肅肺。
 
建議方劑:桑菊飲。
 
 
五、外感咳嗽
 
證治分類:風熱兼濕。
 
全身症狀:咳嗽痰多,胸悶汗出,舌苔膩而中黃,脈象濡數者。
 
論治方法:疏散風熱、宣肺化濕。
 
建議方劑:桑菊飲加苡仁、半夏、茯苓。
 
 
六、外感咳嗽
 
證治分類:風熱挾暑。
 
全身症狀:咳嗽胸悶,心煩口渴,溺赤,舌質紅赤,脈象虛數。
 
論治方法:疏風解暑。
 
建議方劑:六一散加前胡、香薷、竹葉、藿香、佩蘭。
 
 
七、內傷咳嗽
 
證治分類:痰熱咳嗽。
 
全身症狀:咳嗽痰多,稠黏難咯,發熱面赤,  目赤脣紅,口苦作渴,煩躁不寧,甚則鼻衄,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小便短赤,大便乾燥,苔黃舌紅,脈象滑數。
 
論治方法:清肺化痰。
 
建議方劑:清寧散。
 
 
八、內傷咳嗽
 
證治分類:痰濕咳嗽。
 
全身症狀:咳嗽痰壅,色白而稀,胸悶納呆,神乏困倦,舌質淡紅,苔白膩,脈滑。
 
論治方法:化痰燥濕。
 
建議方劑:二陳湯。
 
 
九、內傷咳嗽
 
證治分類:痰濕不化、鬱久化熱。
 
全身症狀:證見咳吐黃痰,大便乾燥,舌苔黃膩,脈滑數者,治宜,可用以清肺化痰。
 
論治方法:清熱化痰。
 
建議方劑:瀉白散加白芥子、竹瀝或清金化痰湯。
 
 
十、內傷咳嗽
 
證治分類:陰虛燥咳。
 
全身症狀:乾咳無痰,或痰少而黏,不易咯出,口渴咽乾,喉癢聲嘶,手足心熱,或咳痰帶血,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午後潮熱,舌紅少苔,脈象細數。
 
論治方法:滋陰潤燥。
 
建議方劑:沙參麥冬湯。
 
 
十一、內傷咳嗽
 
證治分類:肺虛久咳。
 
全身症狀:咳而無力,痰白清稀,面色胱白,氣短懶言,語聲低微,喜溫畏寒,體虛多汗,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舌質淡嫩,脈細少力。
 
論治方法:健脾益氣。
 
建議方劑:六君子湯。
 
 
補充:
 
肺病咳嗽有痰聲,有聲無痰咳之名,有痰無聲謂之嗽,為病寒熱食與風。
 
 
一、肺寒:肺虛飲冷致咳嗽,面色垙白痰涕清,聖惠橘皮宜初進,補肺阿膠久嗽靈。
 
      初病:聖惠橘皮散 (人參、類母、蘇葉、陳皮、桔梗、杏仁)
 
      久病:補肺阿膠散 (人參、阿膠、馬兜鈴、牛蒡子、甘草、杏仁、糯米)
 
 
二、肺熱:火嗽面赤咽乾燥,痰賁氣穢帶稠黏,便軟加味瀉白散,便硬加味涼膈煎。
 
      便軟:加味瀉白散(桑皮、甘草、地骨皮、桔梗、川貝、麥冬、知母、黃芩、薄荷)
 
      便硬:涼膈散(黃芩、大黃、連翹、芒硝、甘草、梔子、薄荷、竹葉、白蜜 + 桔梗、桑皮)
 
 
三、食積:食積生痰熱熏蒸,氣促痰壅咳嗽頻,便溏麴麥二陳治,便燥蘇葶滾痰攻。
 
      便溏:麯麥二陳湯(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、神麯、山楂、麥芽、黃連、栝蔞仁、枳實)
 
      便秘:蘇葶滾痰丸(蘇子、葶藶子+大黃、沉香、黃芩、青礞石) 
 
 
四、風寒:風寒咳嗽頻嚏涕,鼻塞聲重唾痰涎,疏風參蘇金沸散,散寒加味華蓋痊。
 
      先解其表:參蘇飲(蘇葉、葛根、陳皮、半夏、赤茯苓、甘草、前胡、枳殼、桔梗)
 
      後清痰嗽:金沸草散(細辛、荊芥、半夏、旋覆花、前胡、甘草、赤茯苓)
 
      寒邪壅蔽:加味華蓋散(麻黃、杏仁、蘇子、前胡、橘紅、甘草、桑皮、桔梗、赤茯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