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8 手厥陰心包經 - 郄門
【出處】出自《針灸甲乙經》: “郄門,手心主郄,去腕5寸。”
【取穴】前臂掌前側,當曲澤與大陵穴的連線上,腕紋上5寸。仰掌微屈腕,先取腕橫紋中點之大陵,其上5寸處,掌肌腱與腕側腕屈肌腱之間取賜。
1、功效:
《郭長青等-針灸學現代研究與應用》:理氣止痛,寧心安神,清營止血。
《楊甲三等-針灸腧穴學》: 寧心安神,清營止血。寧心,安神,泄熱。
《穴位密碼網》: 郄門穴有清熱止血,寧心止痛,理氣安神,活血泄熱。
《醫學百科》: 寧心,安神,清營止血。
《醫砭-經穴庫》: 寧心,安神,泄熱。
2、主治:
《醫砭-經穴庫》:
古典:心痛,心悸,胸痛,咳血,嘔吐,嘔血,癲狂,驚恐,畏人,神氣不足,久瘧不瘥,五心煩熱,肘臂攣痛,疔瘡,胸疽,久痔,鼻衄。
現代:風濕性心臟病,心肌炎,冠心病,心絞痛,心動過速,胸膜炎,膈肌痙攣。
配穴:
喀血:曲池,郄門,三絡。
《百度百科》: 心痛,心悸,胸痛,心煩,咳血,嘔血,衄血,疔瘡,癲疾。
《楊甲三等-針灸腧穴學》:
心血管病症:心痛,心悸,心煩,胸痛,心氣不足等。
神經系統病症:癲疾,驚恐畏人。
其它病症:咳血,嘔血,衄血,五心煩熱。
現代常用於治療:風濕性心臟病,心肌炎,心絞痛,心悸,乳腺炎,胸膜炎,膈肌痙攣,癔病,胃出血,鼻衄,精神病。
《互動百科》:心痛,心悸,咳血,嘔血,衄血,疔瘡,癲疾。
現代多用於治療:心肌炎,風濕性心臟病,心絞痛,胸膜炎,精神病,膈肌痙攣。
古代記述:心痛,心悸,胸痛,咳血,嘔吐,嘔血,癲狂,驚恐,畏人,神氣不足,久瘧不瘥,五心煩熱,肘臂攣痛,疔瘡,胸疽,久痔,鼻衄,神氣不足 。
3、現代常用於治療:風濕性心臟病,心肌炎,心絞痛,心悸,乳腺炎,胸膜炎,膈肌痙攣,癔病,,胃出血,鼻衂,精神病。
4、臨床應用:
本穴有較好的寬胸理氣作用,寧心安神的功能。
徐氏(1982)認為本穴有寬胸降呃逆,調和陰陽治癔病,通經瀉邪除胁痛,養心安神,定驚悸。
曾氏(1983)用本穴取臥位,對心神不寧,心血瘀阻,癇症,胃脘痛,胁痛及臟躁症有較好的療效。
谷氏(1980)取雙郄門,強而持久捻轉治膽繳痛,一般直針後疼痛即止。
5、現代研究:
針刺郄門對肺功能有調整作用。
針刺郄門對心臟功能有調整作用,如對冠心病,心繳痛,可使心率減慢,增強心肌收縮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