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2 足少陰腎經 – 湧泉
【出處】出自《靈樞.本輸》: “腎出于湧泉,湧泉者,足心也,為井木。”
【取穴】在足底部,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,約當足底2、3趾趾縫橫紋與足跟連線前/3與後2/3交點上。仰臥或俯臥取之。
1、功效:
《郭長青等-針灸學現代研究與應用》:滋陰益腎,平肝息風,醒腦開竅。
《楊甲三等-針灸腧穴學》:蘇厥開竅,降逆止嘔,泄熱清心,回陽救逆。
《中醫閱讀網》:散熱生氣。
《醫砭-經穴庫》:泄熱,降火,開竅,蘇厥。
《維基百科》:湧泉穴有增精益髓,不腎壯陽,強筋壯骨之功。
2、主治:
《郭長青等-針灸學現代研究與應用》:
昏厥,小兒驚風,癲癇,中暑,類中風,中風昏迷,善恐,心惕惕如人將捕之狀,善忘,善怒,頭痛,頭昏,目眩,目視不清,眼花,咽痛,喉痺,不能進食,舌乾失音,鼻衄,咳嗽氣喘,咳血,心胸煩悶,胸脅脹滿,嘔吐,噁心,胃脘痛,泄瀉,大便難,癃閉,水腫,小腹痛,小腹中滿,陰萎,婦人無子,男子如蠱,女子如妊,轉胞,小便不利,身熱,身黃,風疹,疝氣,奔豚,肩背痛,腰痛,股內後廉痛,膝至足冷,膝痛,腳氣腫,霍亂,轉筋,五趾痛不能履地,足心熱等。
《楊甲三等-針灸腧穴學》:
神經系統病症:昏厥,小兒驚風,癲癇,中暑,類中風,中風昏迷,心惕惕如人將捕之狀,善恐,善忘,善恐等。
頭面五官科病症:頭項痛,頭暈,目眩,顏黑,目視不清,眼花,咽腫,喉痺,不能進食,舌乾,失音,鼻衄,面黃等。
消化系統病症:嘔吐,噁心,胃管痛,泄瀉,大便難等。
呼吸系統病症:咳嗽氣短,咳血等。
泌尿生殖系統病症:癃閉,水腫,陰跳痛,小腹痛,小腹中滿,陰萎,婦人無子,男子如蠱,女人如妊,轉胞,小便不利等。
心血管系統病症:心煩心痛,心中熱,胸脅脹滿。
運動系統病症:身疼痛如寒酸,肩背痛,腰痛,股內後廉痛,膝至足冷,膝痛,腳氣病,霍亂轉筋,五趾痛不能履地,足心熱等。
其它病症:神熱,神黃,風疹,疝氣,奔豚。
《維基百科》:頭頂痛,兩目昏花,喉痺,失音,小兒驚風,癲疾,昏厥。
《台灣Wiki》:神經衰弱,精力減退,倦怠感,婦女病,失眠,多眠症,高血壓,暈眩,焦躁,糖尿病,過敏性鼻炎,更年期障礙,怕冷症,腎臟病等。
《醫砭-經穴庫》:
古典:
喘逆,喉痺,身熱,虛勞,癲癇,癲狂,昏厥嗜臥,善恐,氣上走,煩心,嘔吐,腹脹,脅下支滿,黃疸,大便難,時瀉,小便不利,血淋氣痛,頹疝,陰跳痛,陽萎,婦人無子,頭痛,時眩,目無所見,鼻衄,咳唾有血,咽中痛,咽乾舌腫,暗不能言,舌急,陰虛牙痛,萎厥,肩背項痛,腰脊如解,轉筋,筋攣,膝不可屈伸,足不得踐地,風疹,小兒驚風。
現代:
喀血,休克,低血壓,高血壓,失語,精神分裂,三叉神經痛,痛風,口舌潰瘍,扁桃體炎,腮腺炎,滯產,小兒夜啼,預防感冒。
配穴:
癲癇:勞宮,湧泉。
小腸連臍痛:陰陵泉,湧泉。
消渴:行間,湧泉。
休克:內關,足里,湧泉。
小兒長高:取湧泉配百會。
3、現代常用於治療:
休克,中暑,高血壓,暈車,暈船,腦出血,失眠,癔病,精神病,小兒驚風,神經性頭痛,舌骨肌麻痺,咽喉炎,支氣管炎,急性扁桃体炎,胃痙攣,心肌炎,黃疸,遺尿,尿瀦留,子宮下垂,風疹,下肢肌肉痙攣,足底痛。
4、臨床應用:
劉氏(1995)治療癔病39例強刺激,直至精神,意識運動恢復為止,全部癒。
肖氏(1987)取湧泉治癔病50例,一次癒49例。
張氏(1988)用硃砂3~5克,塗醬糊少許貼於湧泉穴,治療失眠。
胡氏(1986)用生大黃,生梔子,黃連各20克,肉桂5克,研末敷於湧泉穴。
治療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。
丁氏(1995)針湧泉治療小兒高熱昏厥42例.,用瀉法。
楊氏(1988)治療小兒遺尿五年餘,針五次而癒。
胡氏(1986)用生山梔子,生大黃連各20克,肉桂5克,共研細末,醋調成餅,敷貼湧泉穴,治療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。
劉氏(1987)用順時針方向揉壓湧泉穴,每次10分鐘,治療足底痛19例,痊癒。
史氏(1995)用中藥外敷法治療泄瀉32例,藥用吳茱萸,白芥子研末,調成糊狀敷於湧泉穴,每日一次,癒22例,有效8例.,無效 2例。
婦科:
龔氏(1987)治乳汁不暢,先針膻中,乳根用瀉法,乳汁不出,隨即加刺湧泉,強刺激3分鐘,留針10分鐘,乳汁不通者,用手擠乳並,讓嬰兒吸允,半小時後乳房發脹,乳汁滴出.一般3次顯效。
楊氏(1988)治人流後不孕6年,宮寒不孕,取湧泉補法,廉泉,命門行平補平瀉法,每日一次,10天為一療程,間隔5天,8個療程后懷孕。
兒科:
丁氏(1995)針湧泉治療小兒高熱昏厥42例,採用直刺法,進針3~分鐘,不留針,抽搐不止,可稍運針,結果42例,均立刻停止抽搐。
楊氏(1990)治療小兒高熱驚厥52例,取雙湧泉,1寸針直刺,強刺激不留針,50例癒。
楊氏(1988)治療小兒遺尿五年餘,服中西藥,針灸均無效,取湧泉補法,廉泉平補平瀉,至足心發熱,針五次而癒,1年未發。
祁氏(1988)推拿湧泉穴為主,治療小兒嘔吐,夜啼,哮喘發作等症。
五官科:朱氏(1994)治療口腔粘膜潰瘍,用吳茱萸敷貼湧泉穴24小時換一次五天為一療程,癒39例。
楊氏(1990)用吳茱萸末調醋成團敷於湧泉穴,24小時取 下,癒110例。
胡氏(1986)用吾茱萸,附子,細辛,各15克,大黃6克研末調醋,敷於湧泉穴,每日換一次,可治腎虛于下虛火上炎之口舌潰瘍,還可治咽喉腫痛,齒齦浮動腫痛等症。
5、現代研究:湧泉穴有較好的降血壓作用採溫和懸法,30分鐘。
針刺湧泉穴對痛閾和腦5-HT,去甲腎上腺素均有不同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