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6 足太陽膀胱經-昆侖
【出處】出自《靈樞.本輸》:“行于昆侖。”
【取穴】在足部外踝後方,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。正坐垂足,著地取穴。
1、功效:
《郭長青等-針灸學現代研究與應用》:舒筋活絡,清頭明目。
《楊甲三等-針灸腧穴學》:清頭目,理胞宮,安神志舒筋脈。
《醫學百科》:安神清熱,舒筋活絡。有疏風通絡,活血止痛的坐用。
2、主治:
《郭長青等-針灸學現代研究與應用》:
偏風,癲疾,小兒癇症,頭痛,腹痛,泄瀉,大便難,瘧疾,心痛引背,胸滿暴喘,難產,胎衣不下, 陰腫痛,項強,肩背拘急,腳跟痛,足腫不能着地。
《楊甲三等-針灸腧穴學》:
五官科病症:頭痛,目眩,目痛如脫,鼻衄。
神經系統疾病:偏風,癲疾,小兒癇症。
婦產科病症:難產,胎衣不下,陰腫痛。
運動系統病症:項強,肩背居急,腳跟痛,足腫不能着地。
消化系統病症:腹痛,泄瀉,大便難。
其它病症:瘧及,心痛引背,胸滿暴喘,小兒陰腫等。
現代常用於治療:甲壯腺腫大,腰背痛,坐骨神經痛,下肢癱瘓,膝關節炎,腳氣,神經性頭痛,眩暈,衄血,胎磐滯留,痔瘡出血,膝關節周圍組織疾病。
3、現代常用於治療:腫大,坐骨神經痛,痔瘡出血,膝關節週圍組織病等。
4、臨床應用:
田氏(1994)取昆侖穴治療腰骶小關節滑膜崁頓7例。
來氏(1995)用昆侖透太溪治足跟痛46例。
5、現代研究:
針刺昆侖可使降結腸腸及大腸蠕動增強,並有便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