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2 足太陽膀胱經-肺俞
七、足太陽膀胱經
5、肺俞
【出處】:
出自《靈樞.背腧》: “肺俞在三焦之間。”
【取穴】:
在背部,當第三胸椎棘突下,旁開1.5寸`。
俯臥位,于第三胸椎棘突下的身柱旁開1.5寸處取穴。
1)功效:
《醫砭》:調肺氣,補虛,清熱。
《A+醫學百科》《中醫閱讀網》《中醫中藥秘方網》:
散發肺臟之熱。
《醫學百科》:
肺俞穴有調肺和營,補勞清熱之作用。解表宣肺,清熱理氣。
2)主治:
《百度百科》:近治作用:頸項拘急,肩背痛。
特殊作用:肺系疾患;咳嗽,氣喘,感冒。
《中醫中藥秘方網》《中醫閱讀網》:
咳嗽,氣喘,吐血,骨蒸,潮熱,盜汗,鼻塞。
《醫學百科》:
肺俞穴主治肺,胸,背等疾患; 咳嗽上氣,胸滿喘逆,
頭項強痛,自汗盜汗,肺萎勞瘵,骨蒸潮熱,吐血唾血,
喉痺,眩暈,黃疸,嘔吐,癲狂,瘿氣,癘風。
現代又用於支氣管炎,支氣管哮喘,肺炎,肺結核,
胸膜炎,皮膚瘙癢,胸背神經痛,背部軟組織勞損。
《台灣Wiki》:咳嗽,發熱,頭痛,肩背痛。
《中文百科在線》:
呼吸系統疾病:支氣管炎,支氣管哮喘,肺炎。
精神神經系統疾病:頭痛,癲癇。
運動系統疾病:頸椎病,腰背肌痙攣,膝關節骨質增生。
其它:咽炎,感冒,股節核。
《醫砭-經穴庫》:
古典:
肺脹,肺萎,勞瘵,骨蒸,潮熱,自汗,盜汗,吐血,
胸滿上氣,咳嗽,背急脊強,嘔沫,胸脅支滿,不嗜食,
汗不出,腰脊痛,癲疾,喉痺,口中唾涎,癭氣,
虛煩口乾,肉痛皮癢,小兒龜背,積聚,癘風,
歲熱時行,痰盛失音。
現代:
肺結核,肺炎,支氣管炎,胸膜炎,百日咳,
肺膿瘍,肋間神經痛,皮膚搔癢。
配穴:
咳嗽上氣:肺俞,腎俞。
咳嗽:肺俞,風門。肺俞,豐隆。
胸痛:肺俞,雲門,中府,魂門。
胸癰吐膿血:肺俞。
盜汗:肺俞,復溜,合谷。
吐血:肺俞,膈俞,尺澤,太淵,魚際。
慢性支氣管炎:肺俞,大椎(灸),膏肓俞(灸)。
外感咳嗽:肺俞,列缺,合谷。
3)現代常用於治療:
感冒,支氣管炎,支氣管哮喘,肺炎,百日咳,
肺氣腫,肺結核頸淋巴結核,胸膜炎,心內膜炎,
腎炎,風濕性關節炎,腰背痛。
4 )臨床應用:
經常以本穴為主,配合它穴治療呼吸系統疾病。
張氏(1983)穴位注射治療大葉性肺炎,62例。
張氏(1988)用貼藥法,治哮喘1000例,取雙肺俞,心俞,膈俞,取白芥子,甘遂各17克,元胡,細辛各4克,取生薑汁20克,調成糊狀,貼2~3小時。
萬氏(1987)用石膏,青蒿各100克,蒲公英30克,黃芩20克,共研細末備用,遇有風熱感冒,反復發熱不退之小孩,用涼水調成糊狀,貼肺俞,每次50克,一日兩次,連用三天。
劉氏(1989)治療過敏性鼻炎,556例,取肺俞,風門,大杼,腎俞,脾俞,每年三伏天進行治療,癒72.8%。
5)現代研究:
針刺或電針肺俞穴,使肺功能得到良好改善,增加肺通氣量。
針刺肺俞可支氣管平滑肌的作用,使大多數支氣管哮喘病人停止發作或顯著減輕。
針灸肺俞穴可提高機体細胞免疫功能.。